近日,河南理工大学鄂尔多斯煤炭清洁开发利用研究院与鄂尔多斯市康能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联合举办氢能成果发布活动,“氢能共享交通示范体系项目”系列成果重磅亮相。这一成果作为高新区校地企协同创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典型范例,标志着内蒙古自治区首例贯穿氢气“制-储-用”全产业链环节的示范项目正式落地鄂尔多斯市,为区域绿色低碳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近日,河南理工大学鄂尔多斯煤炭清洁开发利用研究院与鄂尔多斯市康能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联合举办氢能成果发布活动,“氢能共享交通示范体系项目”系列成果重磅亮相。这一成果作为高新区校地企协同创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典型范例,标志着内蒙古自治区首例贯穿氢气“制-储-用”全产业链环节的示范项目正式落地鄂尔多斯市,为区域绿色低碳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校地企“握手”,筑牢创新合作根基
河南理工大学鄂尔多斯煤炭清洁开发利用研究院是高新区重点培育的新型研发机构,成立于2021年10月,聚焦煤炭清洁利用与新能源技术研发,以“研发-转化-高新企业孵化”一体化平台为核心,在低压储氢、固态储氢材料、煤基固废资源化等领域突破关键技术,为氢能产业提供“源头技术供给”。
研究院联合鄂尔多斯市康能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以科学家企业家“握手”为纽带,深度整合“技术链”与“产业链”,共同打造“氢能共享交通示范体系项目”,开启校地企融合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新篇章。
双链融合,构建氢能应用全生态
“氢能共享交通示范体系项目”依托康巴什区太阳能资源与分布式光伏富余电力,实现“电解制氢-固态储氢-便捷加注-氢共享车”一体化运作,构建从“制氢”到“用氢”的完整氢能产业链。在技术端,该项目突破“全流程低压用氢”核心技术,安全性能优、适配性强,通过与燃料电池热耦合,整体能效提升35%。在产业端,该项目总投资3800万元,配套建成固态储氢、加氢等核心装备,并落地氢燃料电池共享车、亲子车、观光车等特色车辆,将在康巴什区机关、学校、景区等场景推广氢能交通,让“绿色氢能”从实验室走向百姓生活。

区位赋能,打造成果转化“强磁场”
高新区以“构建成果转化最优生态”为核心,从平台、服务、场景三方面全方位赋能校地企合作:
建平台,打通“政产学研用”堵点。高新区通过集群式引进和建设高能级科研平台强化技术策源,显著提升了技术创新能力,推动科研机构与企业打造创新联合体,逐步构建了“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精心布局成果转化基地等公共服务平台,形成了“技术攻关-中试验证-场景应用-市场反馈”的闭环生态,让先进技术顺利从实验室迈向产业化。
强服务,出台“实实在在”政策。高新区制定《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保障办法》和《科研机构全生命周期服务保障办法》,形成覆盖成果转化全过程的政策保障体系,为创新主体提供精准化、全周期服务。组建“科技经纪人”队伍,为校企牵线搭桥,配套“蒙科聚”鄂尔多斯高新区中心促进技术交易对接,形成“创新-转化-应用”闭环。
造场景,以“应用”倒逼“转化。高新区在交通、能源等领域打造氢能应用场景,以“场景订单”牵引技术迭代,加速成果从“样品”到“产品”再到“商品”的跨越,让科技成果在市场中真正“活起来”。
“氢能全产业链项目示范基地”的落地是校地企协同的成果,更是高新区成果转化生态的生动缩影。未来,高新区将持续优化创新生态,推动企业与高校院所深化合作,为区域产业升级与绿色发展提供更强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