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能作为一种来源丰富、绿色低碳、应用广泛的二次能源,是未来国家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用能终端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载体。2022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明确了氢能产业的战略定位和绿色低碳的发展方向。可再生能源制氢对促进我国新能源规模化利用、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在供应侧,可再生能源制氢是充分发挥氢能作为可再生能源规模化高效利用的重要载体作用及其大规模、长周期储能优势的必由之路。在消费侧,以可再生能源制氢为代表的绿色氢能供应是推动交通、工业等用能终端绿色低碳转型的前提条件。当前,可再生能源制氢面临生产成本高、资源与需求时空分布错配、体制机制及标准不完善、制氢技术装备水平有待提升等一系列挑战,需要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多方力量协同,推动产学研用贯通,打破可再生能源制氢产业各环节存在的制约和障碍。为此,提出以下四方面建议:
一是标准先行。制定氢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结合我国发展实际,进一步明确清洁低碳氢界定标准,并推动与欧盟等的相关标准接轨,为绿氢发展夯实标准基础。
二是降本增效。加大科技研发投入,积极开展可再生能源制氢项目示范,攻克可再生能源制氢难以适应新能源发电间歇性和波动性的技术难题,通过技术创新与市场机制改革,提高可再生能源制氢产业经济性。
三是重点突破。在新能源资源丰富的“三北”地区,鼓励配套建设合成氨、合成甲醇等工厂,通过改进氢基能源合成技术来适应新能源发电波动性,促进绿氢就地消纳。
四是需求引领。以推动可再生能源制氢在工业领域规模化应用为目标,出台相关支持政策,拓宽绿氢应用场景,强化需求对供给的牵引。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榆氢网"的作品,均为本站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榆氢网”!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榆氢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和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内容仅供参考、【榆氢网】不保证信息的准确性、有效性、及时性和完整性、用户在使用时应自行承担风险。
如用户发现网站上有侵犯其知识产权的作品,请及时与【榆氢网】联系,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联系方式:
-电话:[18992227559]
-邮箱:[md@sxdbd.com]